很鸡动地看完小船幸次郎君写的《一边弹吉他一边学习和声》。
然后,我要很私人很私人的对自己的和声理论作下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小总结。
总结完之后,以后如果有人再问我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我就叫他们直接看这个博,呵呵。
本作写作的对象是只懂六线谱的乐理苦手们,务必让诸位苦手看明白。
达人请绕道。
============================================
【调式(音阶)】
根据12平均律说,国际标准是将音分为了12种,让我用被称作“音乐字典”的钢琴键盘来解释。
如上就是一组键盘,由7个白键和5个黑键组成。
刚好所有的白键可以组成一组do re mi fa so la ti。
键盘中不管是白键还是黑键,任意相邻两个键之间都是半音关系(也就是说音程为一个半音),隔一个键的话就相差一个全音。
于是这样半音半音相连,12个半音组成了一个轮回。
我们把好几组键盘连在一起看就是这样。
从左边第一个音往右,音会慢慢变高。就好想用水杯接水时发出的声音一样,慢慢变高变尖。
所有的白键从左往右一直do re mi fa so la ti do re mi fa so la ti do re mi fa so la ti....的循环下去。
顺便提一下,这些白键之所以能够组成do re mi fa so la ti是因为在大调中,从每相邻的两个音是依照“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关系相联系的。
1口口2口口3口4口口5口口6口口7口1口口2口口3口4口口5..(两音间有两个“口”的表示相差一个全音,中间只有一个“口”的就表示相差一个半音),这样从前一个1到下一个1,它们之间就有12个“口”了。
我们平时学习的do re mi fa so la ti实质是上就是大调的排列顺序。mi fa(34)相差半音,ti do (71)相差半音,其余每个音之间都相差一个全音,任何由这种“全全半全全全半”的方式排列的一组音都是大调。
因此,钢琴中的白键排布其实是按照大调的顺序来排列的。
另外要提的是只有大调中才有do re mi fa so la ti,这几个读音都是这7个音在排列中不同位置的名字,叫做唱名。
由特定数量的音按照特定的音程关系组成的音的排列就是调式。
我甚至可以只拿4个音组成一个排列称作“小青调”,比如我可以定义“小青调”就是:
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相差2个全音,第二个音和第三个音相差2个全音,第三个音和第四个音相差1个全音,第四个音跟下一组音的第一个音相差1个全音。这四个音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分别叫做(也就是唱名分别为)“小”、“青”、“很”、“帅”。
小口口口口青口口口口很口口帅口口小口口口口青口口口口很口口帅.....
从第一个“小”到后面一个“小”,之间有12个“口”,相差12个半音,刚好组成一个循环。于是世界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调,不过听起来好古怪。。
世界上有很多种调,它们都是经过前人总结出来而不是随便就可以创造的。
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依照顺序分别为:宫商角(读决)徵(读指)羽:
宫口口商口口角口口口徵口口羽口口口宫口口商口口角.....
这样的关系,就好像把大调中的fa 和ti拿掉了一样。《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讲述了这5个音之间的关系。它们的情感区别,在后面关于和声的部分会更加详细讲述。
另外要提的是,与之前的大调不同,宫只能是C,商只能是D,角只能是E,徵只能是G,羽只能是A。而大调中的do可以是任何音,你可以随便唱一个很低的音然后把它当做do来唱一首歌,也可以随便唱一个很高的音然后把它当做do来唱歌。但是在五声音阶中宫就是那个音,宫商角徵羽5个音的音高是定下来的。
等等。。????这里的CDEGA是什么?是音名啦。
回顾一下刚才的键盘:
这当中的7个白键,从左到右分别就是CDEFGAB,这些字母就是7个白键所发出声音的音名。
钢琴对调音师的要求可是非常严格的,调音师必须把每个键所发出的音都调对,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他们的耳朵都是超灵敏的。调音师们不但可以一下听出那个音是C,甚至连那个音是距离标准的C是偏高还是偏低了都能听出来。
国际标准定义A的发声频率是440赫兹。
【调性key】
那么,do 就是C? A就是la?不一定对啦。
首先先解释一下为什么钢琴中的7组键是按CDEFGAB排列而不是ABCDEFG。理由是,西方音乐在早期起源时并不是以大调为基础而是以小调为基础的。
小调就是按照“全半全全半全全”的关系排列的一组音,当把大调中的do re mi fa so la ti 重新按照la ti do re mi fa so 来排列,那么就变成小调音阶了。因为音是有高有低的,不同音阶组合对比听起来时也会又高又低,西方的先人把最常用的那组音分别命名为了ABCDEFG。到后来大调成为主流,这种音名的使用依然一直沿用着。
钢琴中任意一组键盘中白键都是按照CDEFGAB排列的,每个音都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一个大调以一个音为do的话,那么这组音阶就以这个音的音名作为名称。钢琴中的do是C,所以钢琴白键是以C大调排列的。
C大调是现代音乐的基础。
C和D之间的那个黑键的音名应该是#C或者bD,#读作“升”,b读作“降”,其它音的名字同理。要注意的是没有#E或者bF,因为E和F是C大调中的mi和fa,mi fa中间没有黑键,它们只相差半音。同理也没有#B和bC,因为C大调中,ti跟do只相差半音,中间也没有黑键。
到这里,我想读者已经明白了调的种类以及每种调的命名原则了。这时读者也许会问:在C大调中的音不含有升降号,那么在别的大调中会存在吗?
会的,比如D大调是由D E #F G A B #C组成的。
do口口re口口 mi口fa口口so口口la口口 ti 口do
D 口口 E口口#F口G 口口A 口口B口口#C口 D
在键盘中如图所示(实心圈为D):
只要记住34和71是半音关系,mi fa和ti do是半音关系,EF和BC是半音关系,剩下的都是全音关系,那么其余的大调由此可推导出来。
当拿到一张谱的时候,会在谱的左上角看到如“Key=B”的标记,是说这首曲子是以B为do,以B为所使用的音阶的第一个音,以B为主音,是B调。
好了,结合上面讲述过的两讲,现在介绍几种不同的调式在C调中的排列。
左图为键盘实例,右图为音名及音程关系:
【音程】
音与音的音程关系除了可以用“半音”“全音”的方法表示之外,还可以用“度”来表示。
再次看下键盘:
在大调音阶中:
do与它自己的音程用“一度”表示。
do与re的音程用“大二度”(全音关系)来表示,do与re之间的黑键与do是“小二度”(半音)的关系。
do与mi的音程用“大三度”来表示,re与mi之间的黑键与do是“小三度”的关系。
do与fa的音程用“四度”(或“纯四度”,下同)来表示,“减四度”=“大三度”
do与so的音程用“五度”来表示,fa与so之间的黑键与do是“增四度”或者“减五度”的关系。
do与la的音程用“大六度”来表示,so与la之间的黑键与do是“小六度”或者“增五度”的关系。
do与ti的音程用“大七度”来表示,la与ti之间的黑键与do是“小七度”或者“增六度”的关系。
do与下一个do之间的音程用“纯八度”来表示。
do与下一个re之间的音程用“大九度”来表示。
do与下一个mi之间的音程用“大十度”来表示。
do与下一个fa之间的音程用“纯十一度”来表示。
do与下一个so之间的音程用“纯十二度”来表示。
do与下一个la之间的音程用“大十三度”来表示。
do与下一个ti之间的音程用“大十四度”来表示。
do与下一个的下一个do音程用“纯十五度”来表示。
。。。。。。。
1 4 5 8都称“纯”。
如果前面有“增”字,表示在“纯”的基础上加上半音。
如果前面有“减”字,表示在“纯”的基础上减去半音。
如果前面有“倍减”两字,则在“纯”的基础上减去全音。
增4度=减5度=6个半音
减4度=大三度=4个半音
倍减4度=小三度=3个半音
2 3 6 7都称“大”。
如果前面有“增”字,表示在“纯”的基础上加上半音。
如果前面有“小”字,表示在“大”的基础上减去半音。
如果前面有“减”字,表示在“大”的基础上减去全音。(注意与上面不同)
如果前面有“倍减”两字,表示在“大”的基础上减去三个半音。(注意与上面不同)
现在将上面的do re mi fa so la ti转换成CDEFGAB以及1234567,关系都是相同的。
提问1:现有α、β、γ三个音,α与β相差大二度,β与γ相差大三度,那么α与γ相差多少度?
计算方法:
① 如果顺序是:
α—两度→β?—三度→γ
↓ ↑
————?———
则α与γ的音程关系是2+3-1=4度(正解应该是增四度,增四度也叫减五度,所以它既可以称作四度也可以称作五度)。
② 如果顺序是:
γ—?—→α—两度—→β
↓ ↑
———三度————→
则α与β的音程关系式3+1-2=2度。
提问2:mi fa so la ti do re mi fa so
do与它后面的mi相差3度,那么它与前面一个mi相差多少度呢?
计算方法:8+1-3=6度(正解应该是小六度)。
同理我们可以计算出do跟它前面一个so之间的音程关系为:8+1-5=4度。
注: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未必能够计算出准确的大小或者增减度。
建议吉他的学习者们记忆住如下的关系:
2格大二度(re)
4格大三度(mi)
5格四度(fa)
7格五度(so)
9格六度(la)
11格七度(ti)
12格八度(do)
只要记忆到八度即可。
如果记住了以上关系,那么就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做前面的两道题。
提问1: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则:2格+4格=6格(增四度)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则:4格-2格=2格(大二度)
提问2:
12格-4格=8格(小六度)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音程会更加严谨,而且并不十分困难。
其实如果你觉得麻烦的话,那么还有一个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住这些关系:
1度+8度=8度
8度+1度=8度
小2度+大7度=8度
大2度+减7度=8度
小3度+大6度=8度
大3度+小6度=8度
纯4度+纯5度=8度
纯5度+纯4度=8度
增4度+减5度=8度(增4度=减5度)
顺带提一下吉他标准调弦中的弦在指板中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吉他6根弦的空弦音自上而下由粗到细,分别是EADGBE,这种调弦法被称作标准调弦(Standard Turning)。
标准调弦中: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
结论①:
六弦与五弦相同品格的两个音都相差四度
五弦与四弦相同品格的两个音都相差四度
四弦与三弦相同品格的两个音都相差四度
三弦与二弦相同品格的两个音都相差大三度
二弦与一弦相同品格的两个音都相差四度
同样,如果深入类推则可以得到结论②:
凡是如下情况,则两个音都相差五度:
因为这两个音相差四度(5格),以此为基础再加上两度(2格)变成
。于是这两个音相差4+2-1=5度(7格);
这两个音相差大三度(4格),于是
这两个音就相差四度(5格)了(大三度与纯四度仅仅相差半音),以此为基础再加上两度(2格)
依然是五度(7格)。
继续深入类推可得结论③:
凡是如下情况,则两音都相差整八度:
因为两音相差五度(7格),而
中,两音相差四度(5格),因而
中两音相差5+4-1=8度(12格);
中,两音相差四度(5格),而
中,两音相差五度(7格),因而
中两音相差4+5-1=8度(12格)。
暂且只详细推导四度、五度和八度音的指板关系。
【常用和弦】
一.大三和弦(简称大和弦)
由do mi so组成的一组音称作大三和弦,这种说法并不十分标准,但也没有错。
所谓大三和弦,严格来讲是以某一个音为基础音(根音),再加上这个音的大三度音和五度音所组成的三个音的组合,这三个音分别称作大和弦的“根音”、“三音”和“五音”。如:大C和弦(简称C和弦)就是以C为根音(do),E为三音(mi),G为五音(so)的大三和弦。
C和弦里,C与E相差一个大三度,E与G相差一个小三度,而C与G则相差五度。
D和弦的三个音分别是:D、#F、A。其中D与#F相差一个大三度,#F与A相差一个小三度,而D与A则相差五度。
其余的大和弦的组成音可以依次推出。
大和弦在吉他指板上主要有五种按法(以能够在高把位使用的为主,下同):
图中的④是根音,(如果这个④是E,那么该和弦就是E和弦,如果这个④是G,那么这个和弦就是G和弦,在不同把位移动横按会得到不同的大和弦);③是根音④的大三度音(4格);中间的①是③的小三度音(3格),也就是根音④的五度音(7格);最左边的①与③相差八度,可以说他们其实是同一种音,都是和弦中的三音;②与④相差八度(跟前面详细介绍的指板关系不同,这也是一种八度指板关系。因为跨了2根弦,比较特殊少用),同样是根音;最右边的①与②是大三度关系,属于三音。
图中中间的①是根音;最左边的①与根音相差四度,是5音(为什么相差四度却是5音??理由请参考提问2);② 也是根音的5度音;③是根音的八度音,也属根音;④是③的大三度音;最右边的①是④的小三度音,而④又是大和弦中的三音,那么最右边的①一定是五音。
图中最左边的①是根音;③是5音;④是根音的八度音;②是④的大三度音;右边剩下的两个音分别是五音和根音,推导过程略。
图中左数第二个①是根音;最左边的①是五度音;左③为五度音;④为根音的八度音;右③为三音。
⑤ G指法,以6弦的音为根音的指法。省略按法是
,以3弦为根音。
图中③为根音;②是三音;左①是五音;中①是根音的八度音;右①是三音;④是根音(十五度音)。
注:读者只需要了解这些指法是以哪个音为根音即可,我在这里详细推导出哪些是根音的八度音哪些是三音哪些是五音只是在帮助读者练习记忆指板间音与音的音程关系。
相同大和弦在这5种指法间的转换,本人略有心得:
以上统统都是C和弦。
同理,我们可以在空弦用D指法按出D和弦,也可以在2品横按采用C指法按出D和弦,在5品横按采用A指法按出D和弦。。。。用CAGED的指法顺序依次推下去。
二.小三和弦(简称小和弦)
由la do mi组成的一组音称作小三和弦,这种说法也不十分标准,但也没有错。
小三和弦严格来讲应该是以某一个音为基础音(根音),加上这个音的小三度音和五度音所组成的三个音的组合,这三个音分别是小和弦中的“根音”、“三音”和“五音”。如小C和弦(简称Cm和弦)就是以C为根音的小三和弦。
Cm和弦包含三个音:C、bE、G。C与bE相差一个小三度,bE与G相差一个大三度,而C与G相差五度。
Dm和弦包含三个音:D、F、A。D与F相差小三度,F与A 相差一个大三度,而D与A相差五度。
在爵士乐理中,往往把"m"用一个小横线"-"来表示,Cm会表示成C-;Dm会表示成D-。
小和弦中的三音跟大和弦中的三音的区别是:前者与根音是小三度关系,与五音是大三度关系;后者则与根音呈大三度关系,与五音呈小三度关系。
小和弦在吉他指板上主要有两种按法:
图中最左边的①为五音;中间的①为根音;③为五音;④为根音;②为小三度音;最右边的①是五音。
图中最左边的①为根音;③是五音,④是根音的八度音,后面三个①分别是三音、五音和根音。
图中左数第二个①为根音;最左边的①是五音;③是五音;④是根音的八度音;②是三音。
三.属七和弦以及小七和弦
在大和弦的基础上,加上根音的小七音,则组成大小七和弦,简称属七和弦。如,B7和弦。
在小和弦的基础上,加上根音的小七音,则组成小小七和弦,简称小七和弦。如,Dm7和弦。
属七和弦在吉他指板上主要有5种按法:
与大和弦C指法的区别在于多了图中的④,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一个5音,增加了一个小七音。图中③是主音,④是小七音。
与大和弦A指法的区别在于少了一个根音的八度音,而多了一个减七音。图中左数第二个①是根音,右数第二个①是小七音。
与大和弦E指法的区别是也是少了一个根音的八度音,而多了一个减七音。最左边的①是根音,左数第二个①是小七音。
跟大和弦D指法相比依然是减少了一个根音的八度音,多了一个减七音。左数第二个①是根音,②是小七音。
G7指法,将大调和弦中的G指法的15度音改成14(8+7-1)度音,一般只有G7和弦才用这个指法。
小七和弦在吉他指板上主要有两种按法:
与小和弦中的Am指法的不同之处也是少一个根音的八度音,多了一个减七音。左数第二个①是根音,右数第二个①是小七音。
与小和弦中的Em指法不同之处还是少了一个根音的八度音,多了一个小七音。最左边的①是根音,左数第二个①是小七音。
至此,我们来作一个简单的总结,指板中以下情况下的两个音相差小七度:
四.大大七和弦和小大七和弦
在大和弦的基础上加一个正七度音的和弦就是大大七和弦,简称大七和弦。记法如,Dmaj7或D7M。
有时候maj7或7M可以直接用一个△来表示,即Dmaj7可以写作D△,这在爵士乐谱中很常见。
在小和弦的基础上加一个正七度音的和弦就是小大七和弦(很少用)。记法如,Dm7M。
大大七和弦在指板上常用指法有:(根音在五弦弦)。
(根音在四弦)。
(根音在四弦)。还有Amaj7指法,不过忘记截图了。。
五.挂留四音和弦(简称挂四和弦)
把大小三和弦中的三音换成四度音的和弦,符号是sus4。记法如,Dsus4。
一般来讲,只要看不到三音,四音都用sus4来表示,但如果三音和四音同时存在,那么就将四音看做十一音。
比如一个和弦由1 3 4 5 7组成,那么它几作Xmaj7add11;但如果是由1 4 5 7组成,则记作Xmaj7sus4。
注意不管是4还是11的标记,都应记在7之后,下面的挂二和弦情况也是一样的。
六.挂留二音和弦(简称挂二和弦)
把大小三和弦中的三音换成二度音的和弦,符号是sus2。记法如,Csus2。
如果出现三音,则不该记挂二和弦而该记作九和弦了。
在吉他中,很少见到挂二和弦,因为在吉他中,2音与根音的距离太近,很多时候你必须在同一根弦上的根音与2音之间选择一个留下来。结果就导致了吉他手更多的选用9和弦而不是挂二和弦。
七.九和弦
在属七和弦或者小七和弦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根音的九度音。所谓九度音,其实就是八度音的二度音。说白了,根音是do的话九度音就是re。
属七和弦+根音的九度音=大九和弦;
小七和弦+根音的九度音=小九和弦。
大九和弦的记法比如:C9。小九和弦的记法比如Dm9。
如果是在6和弦或者挂留和弦的基础上加9音的,那么记法如:G6add9、Em6add9、Csus2add9。
如果“9”后面多一个"降号/升号"或者"加号/减号",如G6add9b/G6add9#或者G6add9-/G6add9+,这表示是在G6和弦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减/增九度音。
八.减五和弦
在以上所讲的所有和弦中的五度音变成减五度音的和弦,其记法是在后面加个“/5-”的标记。
如,Cmaj7/5-,就是以C的大7和弦为基础,把五度音变成减五度音所组成的和弦。
九.加和弦
将大三和弦中的五度音变成增五度音的和弦。记法如:Eaug。
十.减和弦
将属七和弦中除根音外的所有音都减去半音所组成的和弦。记法如:Adim。
十一.5和弦
只含有根音和五度音的和弦,也就是所谓的Power Chord(强力和弦)。记法如:A5。
对于电吉他手来说,强力和弦非常好按——只有一种指法:用食指按住一根弦,用中指横按两根弦就可以了。
常见的的五和弦指法如下:
五和弦只包含三个音,请注意演奏和弦并不表示一定要把六根弦都弹了,而是只需要演奏需要音就够了。
【和弦级数】
在大调中,把以该调中的do re mi fa so la ti中的各个音为根音的和弦分别称作Ⅰ、Ⅱ、Ⅲ、Ⅳ、Ⅴ、Ⅵ、Ⅶ级和弦。
以主音为根音的Ⅰ级和弦为主和弦,如在C大调中,C和弦就是主和弦。
以五度音为根音的Ⅴ级和弦为属和弦,如在C大调中,G和弦是属和弦。
以四度音为根音的Ⅳ级和弦为下属和弦,如在C大调中,F和弦是下属和弦。
值得一提的是,下属和弦的根音刚好又是主和弦根音的主音(因为下属和弦中的根音距离前一个主和弦的根音音是4度,那么它距离下一个主和弦的根音的距离必然是5度。只要存在5度关系,就存在主属关系)。
由于五度较稳定的原因,主和弦,属和弦在一首曲子中一般都是以大调形式出现,而其余各级和弦往往以小调或者属七小七等等其他形式出现。
那么既然一首曲子往往都需要有Ⅰ级、Ⅳ级、Ⅴ级和弦,那么前面引导读者记忆指板间音程的方法也显得很重要了。记住【常用和弦】一章中分别以4、5、6弦为根音的和弦指法,再结合之前学到的音程在指板上的推导,那么多加练习就可以做到,只需移动根音和指法而不用知道和弦的名称,就能很快找出Ⅰ、Ⅱ、Ⅲ、Ⅳ、Ⅴ、Ⅵ、Ⅶ级和弦,这对即兴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
end.
ps:
关于和弦定义,我按照了国内比较通用的定义,但是由于各国语言的书本翻译、一些名人的私人用于习惯的不同,不能保证完全的一致,这点请看官注意。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和弦的组成原理和编配,那么请参照我写的《华丽丽的和弦编配法则》:
http://zilchcarnon.blog.163.com/blog/static/9934059720100221027929/
【我的授权】
评论